秣陵春日集蔡氏园亭分赋

兄弟鸳鸯好,回翔在紫虚。 清和三日后,文采六朝馀。 柳拂先公席,花迎长者车。 门前溪一曲,谁忆武昌鱼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秣陵:古代南京的别称。
  • 紫虚:指天空,高空。
  • 文采:指文艺方面的才华。
  • 六朝:指中国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,即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。
  • 长者车:指尊贵或有学问的人的车。
  • 武昌鱼:一种鱼类,这里可能指代武昌(今武汉)的特产。

翻译

兄弟情深如鸳鸯,一同飞翔在高空。 春日清和三日之后,文艺才华犹存六朝余韵。 柳枝轻拂先父的席位,花朵迎接尊贵学者的车驾。 门前溪流蜿蜒曲折,谁还会记得武昌的鱼呢?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秣陵蔡氏园亭的景致,通过“兄弟鸳鸯好”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,以“紫虚”、“文采六朝馀”等词句赞美了文艺才华与历史的传承。诗中“柳拂先公席,花迎长者车”细腻地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气息,而结尾的“门前溪一曲,谁忆武昌鱼”则带有一丝怀旧与淡淡的哀愁,表达了时光流转中对往昔的怀念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