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太仓张氏学山园

城里多丘壑,名园更学山。 何来峰十二,风雨恐飞还。 抱石云长冷,流花水不閒。 人疑太湖上,销夏第三湾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丘壑:指山丘和沟壑,这里比喻园林中的自然景观。
  • 学山:模仿山景的园林设计。
  • 峰十二:指园林中模仿的十二座山峰。
  • :同“闲”,空闲,这里指水流不息,无暇休息。
  • 销夏:消暑,避暑。

翻译

城中藏有众多山丘沟壑,而这著名的园林更是以模仿山景著称。 不知从何而来的十二座山峰,仿佛在风雨中随时可能飞走。 云雾缭绕,仿佛抱着石头,水流不息,花朵随波逐流。 人们仿佛置身于太湖之上,享受着第三湾的清凉消暑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太仓张氏学山园的景致,通过“峰十二”、“抱石云”、“流花水”等意象,生动地再现了园林中山峰、云雾、水流的美丽景象。诗中“风雨恐飞还”一句,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,赋予山峰以生命,增添了诗意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学山园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