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十八日作

平生无一善,天意自如斯。 老亦因哀乐,贫多损孝慈。 鸱鸮频取子,风雨未安枝。 辛苦惟生计,无成值此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鸱鸮(chī xiāo):一种猛禽,常用来比喻凶残或不祥之人。
  • 生计:生活的办法,谋生的方式。

翻译

我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好事,天意似乎也是如此。 年老也因为悲伤和快乐,贫穷让我无法尽孝尽慈。 鸱鸮频繁地夺取幼崽,风雨中树枝也未能安稳。 辛苦只是为了维持生计,在这个时候却一事无成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屈大均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。诗中,“平生无一善”反映了作者的自责和自省,而“老亦因哀乐,贫多损孝慈”则揭示了年老和贫穷对个人情感和道德的冲击。后两句通过鸱鸮和风雨的比喻,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安定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