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樵秋夜赠剑公

美人善长啸,声与凤凰同。 百尺瑶台上,千峰秋月中。 麻姑停玉笛,白鹤下寒空。 奋袂将仙去,云间谒紫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西樵:地名,位于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。
  • 剑公:人名,诗中的受赠者。
  • 长啸:高声呼喊,这里指美人的歌声或吟唱。
  • 瑶台: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,这里比喻高远、美丽的地方。
  • 麻姑: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,传说中她曾三次见东海变为桑田。
  • 白鹤: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吉祥的鸟。
  • 奋袂:挥动袖子,形容准备行动的样子。
  • 紫宫:神话中天帝的宫殿。

翻译

在秋夜的西樵,我赠诗给剑公: 美人善于长啸,她的声音与凤凰一样动听。 站在百尺高的瑶台上,四周是千峰和秋月的美景。 麻姑停止吹奏玉笛,白鹤从寒冷的天空降下。 美人挥动袖子,仿佛要随仙而去,前往云间的紫宫朝见天帝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仙境般的场景,通过美人的长啸、瑶台、秋月、麻姑、白鹤等元素,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。诗中“美人”与“剑公”可能是诗人与友人的象征,通过美人的仙姿和声音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展现了明代诗人屈大均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