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王于一寓千峰阁

霞楼临木末,面面有千峰。 羡尔洪崖客,来攀秦望松。 香炉飞翠霭,天柱挂寒钟。 明日云门路,相将拾紫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霞楼:指建在高处的楼阁,因其高耸入云,仿佛被霞光环绕,故称。
  • 木末:树梢。
  • 洪崖客:指仙人或隐士。洪崖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,这里用来比喻王于一。
  • 秦望松:指秦望山上的松树,秦望山是浙江绍兴的一座山,因秦始皇曾登此山望海而得名。
  • 香炉:指香炉峰,是庐山的一座山峰,因其形状似香炉而得名。
  • 翠霭:青翠的云雾。
  • 天柱:指天柱峰,是武当山的一座山峰,因其高耸入云,形似天柱而得名。
  • 寒钟:指悬挂在高山上的钟,因山高气寒,故称。
  • 云门路:指通往云门寺的路,云门寺是浙江绍兴的一座著名古寺。
  • 紫茸:指紫色的菌类植物,这里比喻珍贵的药材或宝物。

翻译

霞光缭绕的楼阁高耸于树梢之上,四面环视,可见千峰竞秀。 羡慕你这位洪崖仙人般的客人,来到这秦望山上攀登古老的松树。 香炉峰上飘着翠绿的云雾,天柱峰上悬挂着寒气逼人的钟。 明日我们将踏上通往云门寺的路,一路上相随拾取珍贵的紫茸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高远清幽的山景图,通过“霞楼”、“千峰”、“洪崖客”、“秦望松”等意象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。诗中“香炉飞翠霭,天柱挂寒钟”一句,以对仗工整、意境深远的笔法,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音乐美。结尾的“明日云门路,相将拾紫茸”则预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探寻自然奥秘的美好旅程,充满了期待和憧憬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