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沈文学之韶州

雕胡分雁膳,临水劝加餐。 一路篙舟去,愁君日上滩。 肉芝含雪长,花瘴入秋残。 处处仙灵窟,长谣拂羽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雕胡:一种水生植物,其籽实可食用,此处指雕胡米。
  • 雁膳:指用雕胡米做成的饭食,因雕胡米是雁的食物,故称。
  • 篙舟:用竹篙撑行的小船。
  • 肉芝:一种菌类,古人认为是仙草。
  • 花瘴:指南方山林中的湿热蒸郁之气,古人认为能致病。
  • 仙灵窟:指神仙居住的洞府。
  • 长谣:长歌。
  • 羽翰:羽毛,这里指仙人的翅膀。

翻译

你带着雕胡米做成的饭食,站在水边劝我多吃一些。 你将乘着小船一路撑篙而去,我担心你每天都要辛苦地攀登险滩。 仙草般的肉芝含着雪白的精华生长,而那令人忧虑的花瘴之气到了秋天也会消残。 韶州到处都是仙人居住的洞府,你将在那里长歌高唱,挥动着仙人的羽翼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是屈大均送别沈文学前往韶州时所作,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。诗中通过“雕胡分雁膳”和“临水劝加餐”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意,而“一路篙舟去,愁君日上滩”则流露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。后两句“肉芝含雪长,花瘴入秋残”以仙草和花瘴为喻,既表达了对韶州神秘仙境的向往,也暗含对友人安危的挂念。最后两句“处处仙灵窟,长谣拂羽翰”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,希望他在仙境般的地方能够自由自在,如仙人般逍遥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