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吴明卿舍人

· 宗臣
岩岩京洛间,天门俨九重。 中有缨弁客,翼翼从飞龙。 朝听比里竽,夕听南邻钟。 嗟哉杨马才,斯人不见容。 偃蹇以薄游,朝餐夕不供。 抽翰灿春华,扬藻凌高峰。 昔为一时重,今为万世宗。 作者岂无传,谁能撄其锋。 寄谢同心人,斯理谅可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岩岩:形容高耸的样子。
  • :庄重、严肃。
  • 缨弁:指官员的冠饰,代指官员。
  • 翼翼:形容小心谨慎。
  • 比里:邻里。
  • 杨马:指杨修和马融,均为东汉时期的文学家。
  • 偃蹇:形容困顿、不得志。
  • 薄游:指游历不广,生活贫寒。
  • 抽翰:指写作。
  • 扬藻:指文采飞扬。
  • :触犯、干扰。

翻译

在京洛之间,高耸的宫门庄严地排列,仿佛九重天门。 其中有身着官服的官员,小心翼翼地随从着飞龙。 早晨听着邻里的竽声,晚上听着南邻的钟声。 可叹杨修和马融的才华,这样的人却不被容纳。 他们困顿地游历,早晨的食物晚上都供应不上。 他们的笔下文采灿烂如春花,文辞飞扬如高峰。 过去曾被一时看重,如今成为万世的楷模。 他们的作品难道没有流传,谁能触犯他们的锋芒。 寄语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们,这个道理确实值得遵循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对京洛间官员生活的描绘,以及对杨修和马融两位文学家命运的感慨,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者的同情与敬仰。诗中“岩岩”、“俨”等词语描绘了宫门的庄严,而“缨弁”、“翼翼”则形象地勾勒了官员的形象。通过对杨马才华的赞美与对他们境遇的哀叹,诗人传达了对才华的尊重和对不公命运的批判。最后,诗人寄语给志同道合者,强调了这一道理的重要性,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扬州府兴化人,字子相,号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。由刑部主事调吏部。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。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。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