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前二日留春

清和明日是,未忍别残春。 相送如南浦,相依似故人。 花光重泪湿,柳色更愁新。 催得含桃熟,莺声亦苦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清和:指天气晴朗温和。
  • 南浦:古诗词中常指送别之地。
  • 含桃:即樱桃。

翻译

明天就是晴朗温和的日子,我却不忍心与残余的春天告别。 送别之情如同南浦的离别,相互依偎仿佛是久别重逢的故人。 花儿因离别而泪湿,柳树因新愁而变色。 樱桃成熟之际,莺鸟的歌声也显得格外苦涩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,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。诗中“清和明日是,未忍别残春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。通过“相送如南浦,相依似故人”的比喻,加深了离别的哀愁。后两句以花柳喻人,樱桃和莺声则增添了诗中的季节感和生动性,共同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