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召明卿报言病目畏灯火走笔戏简二绝

· 宗臣
秋云落尽潇湘曲,更有何人抱寒玉。 堂前银烛岂黄尘,相逢不肯开君目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潇湘曲:指潇水和湘水流域,这里泛指湖南一带。
  • 抱寒玉:比喻怀抱清冷之物,这里可能指怀抱乐器或某种清冷的情感。
  • 银烛:银白色的蜡烛,这里指明亮的灯光。
  • 黄尘:尘土,比喻世俗的尘埃。

翻译

秋天的云彩散尽在潇湘的曲水边,还有谁会怀抱着清冷的玉石。 堂前的银白色蜡烛岂能被世俗的尘埃所染,相逢时却不肯睁开你的眼睛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,通过“秋云落尽”和“抱寒玉”表达了深秋的凄凉与孤寂。诗中的“银烛”与“黄尘”形成对比,暗示了世俗与清高的对立。末句“相逢不肯开君目”则带有一种戏谑的情感,似乎在调侃对方因病畏光而不愿睁眼,增添了一抹轻松的色彩。整体上,诗歌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细腻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扬州府兴化人,字子相,号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。由刑部主事调吏部。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。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。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