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侍御为予谈泰山蓬莱东海之胜令我飞动辄赋长篇

· 宗臣
三年不见金门客,走马相见清源陌。自言前上泰山颠,东海蓬莱皆所历。 人传泰山高北天,层崖曲蹬路转窄。振衣直山最高头,恍然一啸天门白。 天门东西相对开,星斗髣髴落吾额。悲风摇落吹骨寒,虽着重裘似絺绤。 三峰插入青云中,巉岩突兀倚天壁。日观峰头望晨日,晨日沉沉起深泽。 须臾忽上如奔马,天地四方俱色赤。破竹裂本不可当,恍忽半空飞霹雳。 杖策携壶行复立,一一询兹今古迹。汉皇尚留封禅碑,秦人犹剩纪功石。 莲花桃花千百峰,隐隐四出如列戟。南望吴越西望秦,万里青天起寒色。 回驾又登蓬莱山,蓬莱乃在东海侧。东海一去何终穷,浩荡微茫湛空碧。 仙人共把珊瑚枝,白日观潮夜观汐。忽然长风振天末,两仪不辨海云黑。 惊波巨浪排空来,怪石奇岩怒且激。蛟龙奋起不可制,神鱼动尾几千尺。 左右大呼东西走,令我欲归不可得。广陵狂客心颇雄,闻此意气满胸臆。 长剑欲摧玉女峰,短钩直下鲛人宅。海中鱼龙手可搏,山中虎豹力能射。 何时拂袖谢尘世,与君散发步天极,坐看万古乾坤自开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金门客:指在朝廷中任职的朋友。
  • 清源陌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  • 泰山颠:泰山的山顶。
  • 天门:泰山上的一个景点,指南天门。
  • 絺绤:古代的细布和粗布,这里比喻衣服。
  • 巉岩:险峻的山岩。
  • 日观峰:泰山的一个峰,以观日出著名。
  • 封禅碑:古代帝王封禅时所立的碑。
  • 纪功石:记录功绩的石碑。
  • 莲花桃花:指山上的植物。
  • 吴越:古代国名,指现在的江苏、浙江一带。
  • 蓬莱山:传说中的仙山。
  • 东海侧:东海的边上。
  • 微茫:模糊不清的样子。
  • 珊瑚枝:珊瑚制成的枝状物,常用于装饰。
  • 长风:强劲的风。
  • 两仪:指天地。
  • 排空:冲天而起。
  • 怪石奇岩:形状奇特的石头和岩石。
  • 蛟龙:传说中的水中生物。
  • 神鱼:传说中的鱼类。
  • 广陵狂客:作者自称。
  • 玉女峰:山峰名。
  • 鲛人宅: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鱼龙:指水中的生物。
  • 虎豹:指山中的猛兽。
  • 散发:解开发髻,形容逍遥自在。
  • 天极:天空的尽头。

翻译

三年未见在朝廷任职的朋友,却在清源陌上骑马相遇。他告诉我之前曾登上泰山的山顶,也游历了东海的蓬莱。

人们说泰山高耸入北天,山路曲折狭窄。我振衣直上山顶,一声长啸,天门东西相对而开,星斗仿佛落在我的额头上。悲风凛冽,寒气逼人,即使穿着厚重的衣服也感觉像穿着细布和粗布。三座山峰直插青云,险峻的岩石紧贴着天壁。在日观峰上望向清晨的太阳,太阳从深泽中缓缓升起。不久,它如奔马般升起,四方天地都染上了红色。破竹裂本之势不可挡,半空中仿佛响起了霹雳。

我带着杖和酒壶,一边行走一边询问这些古今的遗迹。汉皇留下的封禅碑,秦人留下的纪功石。莲花和桃花点缀着千百座山峰,隐约像排列的戟。南望吴越,西望秦地,万里青天带着寒意。

回程又登上蓬莱山,蓬莱位于东海之侧。东海无边无际,浩荡而模糊,湛蓝的天空映衬着空旷的海面。仙人们手持珊瑚枝,白天观潮,夜晚观汐。突然,强劲的风从天边吹来,天地间海云一片漆黑。惊涛骇浪冲天而起,怪石奇岩在怒涛中激荡。蛟龙奋起,无法控制,神鱼摆动尾巴,长达数千尺。左右呼喊,东西奔走,我欲归去却不得。

我这广陵狂客心怀壮志,听到这些,胸中意气风发。长剑欲摧毁玉女峰,短钩直下鲛人的居所。海中的鱼龙可搏,山中的虎豹可射。何时能拂袖告别尘世,与你散发步向天极,坐看万古乾坤自然开辟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清源陌相遇,听友人讲述泰山、蓬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经历。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泰山的雄伟、东海的浩渺以及蓬莱的神秘。作者以广陵狂客自居,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。整首诗语言豪放,意境开阔,展现了明代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扬州府兴化人,字子相,号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。由刑部主事调吏部。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。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。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