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伏波门:桂林城门之一,因临近伏波山而得名。
- 伏波山:位于桂林市区,因山形似伏波将军马援而得名。
- 漓水:即漓江,是桂林的主要河流,以其清澈见底、风景秀丽而著名。
- 王副戎:指当时的副将或副官,具体人物不详。
- 行馆:官员出行时的临时住所。
- 双笋石:形容山石形状似两根并立的竹笋。
- 飞楼:高耸的楼阁,形容建筑雄伟。
- 岩穴:山洞。
- 千嶂:形容山峰连绵不断。
- 云林:云雾缭绕的树林。
- 众流:多条河流。
- 藩王:指地方的诸侯王。
- 别业:别墅,指藩王在外的住所。
- 羽客:道士的别称。
- 丹丘: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- 屣步:轻松的步伐。
- 乘兴:随着兴致。
翻译
城门标示着两根如笋的石柱,石柱之上建满了高耸的楼阁。 山洞通向连绵的山峰,云雾缭绕的树林中响起了众多河流的声音。 藩王留下了他的别墅,道士们拥有着如仙境般的丹丘。 轻松的步伐足以让人乘兴而行,何必要去拜见诸侯呢?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桂林伏波山下的美景,通过“双笋石”、“飞楼”、“岩穴”、“云林”等意象,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神秘。诗中“藩王遗别业,羽客有丹丘”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,而结尾的“屣步堪乘兴,何须去拜侯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权贵的超然态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