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州

日落虎头城,风飘龙角声。 天威馀细柳,地利失阴平。 盗贼纷何在,英雄凛若生。 襄皇能养士,沟壑荷恩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赣州:地名,位于江西省南部。
  • 虎头城:地名,可能指赣州城,因其地势险要,形似虎头而得名。
  • 龙角声:指风声,形容风声如龙吟。
  • 天威:指皇帝的威严或国家的威力。
  • 细柳:地名,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,古代军事重镇,此处可能指代军事防御。
  • 阴平:地名,位于今甘肃省文县,古代军事要塞,此处可能指代地理优势。
  • 盗贼:指叛乱或不法之徒。
  • 英雄:指有才能、有胆识的人。
  • 襄皇:指当时的皇帝,可能是对明朝皇帝的尊称。
  • 养士:指培养人才。
  • 沟壑:指深沟,比喻困境或苦难。
  • 荷恩深:承受深厚的恩惠。

翻译

夕阳西下,虎头城笼罩在暮色之中,风声如龙吟般飘荡。 国家的威力虽存,但细柳这样的军事重镇已不再,地理优势也已丧失。 盗贼四处横行,英雄人物仿佛重生,他们的形象令人敬畏。 皇帝能够培养人才,即使身处困境,也深感皇恩浩荡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赣州城在夕阳下的景象,通过对比天威与地利的丧失,以及盗贼与英雄的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。诗中“天威馀细柳,地利失阴平”一句,既体现了对国家军事防御和地理优势丧失的哀叹,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皇帝培养人才政策的肯定,以及对皇恩的感激之情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