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赠高博罗
使君昔宰罗浮西,讼堂水接罗阳溪。
使君今宰罗浮东,浮碇高冈在县中。
罗山为主浮为客,罗与浮分峰四百。
使君岂亦一仙人,长与罗浮合精魄。
为政风流近若何,著书应比葛洪多。
仙方不屑言黄白,王道惟知保太和。
我别罗浮亦已久,从军欲出飞狐口。
不似浮山有所依,长与朱明为户牖。
当年著得罗浮经,欲待功成勒翠屏。
使君词赋应多载,留照山中御简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罗浮: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,即今天的广东省罗浮山。 罗阳溪:古代地名,今广东省阳江市。 浮碇:古代地名,今广东省汕头市。 葛洪:东晋道教学者,著有《抱朴子》。 朱明:指朱熹,宋代著名理学家。
翻译
昔日,您曾主持罗浮西部,讼堂水与罗阳溪相连。 如今,您主持罗浮东部,浮碇高冈耸立于县城之中。 罗山为主,浮碇为客,两山分峰高达四百。 您岂非也是一位仙人,长久以来与罗浮山融为一体。 您治理国家风调雨顺,著作应当比得上葛洪等人。 仙家方术不屑于谈论俗世之事,只知道维护王道以保太平。 我离开罗浮已经很久,如今准备出征去飞狐口。 与罗浮山不同,没有依附之地,长久与朱明为交游之友。 当年领悟了罗浮山的道法,期待功成之日能镇守翠屏。 您的诗文应当广为流传,留存于山中的御简亭中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屈大均对罗浮山的深厚感情和对当时政治风云的思考。通过对罗浮山西部和东部的比较,表达了时代变迁和个人历程的感慨。诗中对仙山罗浮的描绘充满神秘色彩,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的敬仰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期许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,体现了诗人对道法和文学的双重关注。整体氛围庄严而又富有诗意,展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