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垂虹桥亭

· 王逢
长虹垂绝岸,形势压东吴。 风雨三江合,梯航百粤趋。 葑田连沮洳,鲛室乱鱼凫。 私怪鸱夷子,初心握霸图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垂虹桥:一座桥梁的名称。
  • 绝岸:陡峭的岸边。
  • 东吴:古代指江苏一带,这里泛指江南地区。
  • 三江:指多条江河的汇合处。
  • 梯航:梯子和船只,比喻交通要道。
  • 百粤:指古代广东、广西一带的众多民族。
  • 葑田:水中的草地。
  • 沮洳:低湿的地方。
  • 鲛室: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鱼凫:鱼和凫(一种水鸟),这里指水中的生物。
  • 鸱夷子:古代传说中的人物,这里可能指某个历史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。
  • 霸图:称霸的计划或图谋。

翻译

长长的桥梁垂挂在陡峭的岸边,其雄伟的气势压过了整个东吴。 风雨中,三条江河在此汇合,成为连接百粤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。 水中的草地连绵不断,低湿之地遍布,鲛人居住的地方与水中的鱼凫混杂。 我私下里惊讶于那位名叫鸱夷子的英雄,他最初的心愿是掌握称霸的宏图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垂虹桥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象,通过“长虹垂绝岸”和“形势压东吴”等句,展现了桥梁的雄伟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。诗中“风雨三江合,梯航百粤趋”进一步以风雨中的江河汇合和繁忙的交通景象,强调了此地的战略地位。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,如“葑田连沮洳,鲛室乱鱼凫”,增添了神秘与生动的色彩。结尾提及“鸱夷子”的霸图初心,为整首诗增添了历史与传说的厚重感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思考。

王逢

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颂》,台臣荐之,称疾辞。避乱于淞之青龙江,再迁上海乌泥泾,筑草堂以居,自号最闲园丁。辞张士诚征辟,而为之划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,有司敦迫上道,坚卧不起。自称席帽山人。诗多怀古伤今,于张氏之亡,颇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诗集》七卷,记载元、明之际人才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 ► 28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