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胡子游学正
注释
- 章甫:古代儒生的帽子,这里指儒生。
- 柱史:古代官名,这里指道家。
- 玄牝门:道家术语,指深奥的道。
- 轮回:佛教术语,指生死轮回。
- 巫觋:古代的巫师。
- 禳禜:古代的祭祀活动,以求消除灾祸。
- 粉黛:指女子化妆用的粉和黛,这里指女子。
- 婚娉:指婚姻。
- 膻蒏:指酒肉。
- 夸毗:指夸大其词。
- 抢攘:指战乱。
- 闾阎:指民间。
- 冷官:指官职不显赫。
- 宁戚:人名,春秋时期齐国大夫。
- 曾点:人名,春秋时期鲁国大夫。
- 子朱子:指朱熹。
- 颛宰柄:指掌握大权。
- 韶音:指美好的音乐,这里比喻儒学。
- 榛蔓:指杂草,比喻异端邪说。
- 渊靓:指深邃明净。
翻译
世俗之人纷纷扰扰,儒生们似乎并不争强好胜。不争强好胜的原因是什么呢?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横行。我说其实不是这样的,请让我分别说说他们的行为。从古至今,儒道一直是正统。道家专注于保持清净,而佛教则诡异地追求长生,妄图改变天命。佛教中的灵山修行,错误地将气当作性。轮回的说法难道是真的吗?其中的怪异和谬误无法探究。两者都是可鄙的,巫师们进行祭祀以求消除灾祸。愚昧的人们被这些幻说迷惑,往往陷入困境。既然说身出家,却还奢侈地进行婚姻。难道不应该与鬼神交流吗?酒肉已经足够膻腥。这些人夸大其词,内心空虚外表却显得强盛。我们读的是什么书?从尧舜到孔孟。在战乱之后,学校幸好没有被废弃。贫困的人隐藏在民间,甘愿忍受饥寒。有的人做官,即使官职不显赫又有什么关系。宁戚半夜唱歌,曾点在暮春吟咏。求自己胜过求别人,自我尊重怎能轻视。东家的朱熹,他的著作贯穿百圣。他的遗言一一存在,足以照亮我们的道路。反省和观察中达到和谐,存养的意义在于敬畏。向上追溯到周程张,他们并不专门掌握大权。他们有功于这文化,如同揭开日月的镜子。美好的音乐一旦回归,佛教和道教就会像卫郑一样嘈杂。他们自己在杂草中迷失,而我这里的松柏依然坚韧。纵观历史记载,没有学问的人治理国家。他们在丧亡中窃取威福,依赖巧妙的命令。异端邪说寻找机会,张开大嘴进行讥讽评论。前贤贵在内在修养,蕴藏的才华宁可等待聘用。确实有饭不足,不羡慕厨房的清洁。努力吧,你的这次旅行,始终保持深邃明净。万一遇到奇遇,定会为苍生带来庆祝。否则就回来,预先告诫菊径迎接。
赏析
这首作品通过对儒、道、佛三教的比较,强调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和重要性。诗人批评了道教和佛教的某些教义和行为,认为它们误导了人们,而儒学则是从古至今的正道。诗中还表达了对学问和修养的重视,鼓励人们自我反省和提升,追求内在的和谐与敬畏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朱熹等儒家先贤的敬仰,认为他们的学问和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诗人对儒学的热爱和对异端邪说的批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