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

· 王恽
先相风流德业尊。又看天马五花文。飘飘青琐凝佳思,霭霭新诗似岭云。 淮海秀,已平分。圭璋未碍琢来勤。吴人元重中州气,绣被何尝擅鄂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鹧鸪天:词牌名,又名“思佳客”“思越人”“醉梅花”“半死梧”“剪朝霞”等。
  • 先相:指已故的宰相。
  • 风流:指有才而不拘礼法的气派。
  • 德业:德行和事业。
  • 天马五花文:比喻才华出众,如天马行空,文采斐然。
  • 青琐: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,后借指宫廷。
  • 凝佳思:凝结美好的思绪。
  • 霭霭:形容云雾密集的样子。
  • 新诗:新作的诗。
  • 岭云:山岭间的云雾,常用来形容诗文飘逸。
  • 淮海秀:指淮海地区的才俊。
  • 平分:平均分配,此处指才俊众多,不分伯仲。
  • 圭璋:古代贵重的玉器,比喻高尚的品德或杰出的人才。
  • 琢来勤:勤奋地雕琢,比喻努力培养。
  • 中州气:指中原地区的气度或风范。
  • 绣被:华丽的被子,比喻华美的外表。
  • 鄂君:指鄂州(今湖北鄂州)的君主或贵族,此处泛指贵族。

翻译

已故的宰相风度翩翩,德行和事业都受人尊敬。再看他才华横溢,如同天马行空,文采斐然。在宫廷中,他凝结着美好的思绪,新作的诗篇如同山岭间的云雾,飘逸而密集。

淮海地区的才俊众多,不分伯仲。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人才,都需要勤奋地培养。中原地区的气度,是吴地人所看重的,而华美的外表,却未必能赢得鄂州贵族的青睐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赞美了已故宰相的风流才情和高尚德行,通过“天马五花文”和“新诗似岭云”等意象,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文采和思绪。同时,词中也表达了对淮海地区才俊的赞赏,以及对中原气度的推崇。最后两句则巧妙地通过对比,暗示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,而非仅仅看重外表的华丽。整首词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人才和品德的崇高评价。

王恽

王恽

元卫州汲县人,字仲谋。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,为详议官。至京师,上书论时政,擢中书省详定官。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。在任治钱谷,擢材能,议典礼,考制度,为同僚所服。至元五年,建御史台,首拜监察御史。后出为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。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,上万言书,极陈时政,授翰林学士。成宗即位,加通议大夫,知制诰,参与修国史,奉旨纂修《世祖实录》。恽师从元好问,好学善为文,也能诗词。有《秋涧先生大全集》。 ► 485篇诗文

王恽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