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赵继孙拙斋

· 方回
曾颜得圣传,何谓鲁与愚。 外察若不足,内朗实有馀。 择树鹊巢高,罥虫蛛网虚。 曲士挟小智,岂不雄里闾。 之子息机心,抱瓮灌园蔬。 晚食足当肉,贲趾宁舍车。 九卿彼四至,恶名垂简书。 天孙夜乞灵,悔不伾文疏。 众人笑我拙,囊萤披蠹鱼。 我亦笑尔巧,技止黔之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曾颜:指曾参和颜回,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,以德行著称。
  • 圣传:指孔子的教诲。
  • 鲁与愚:鲁钝和愚笨,这里指外表看起来不够聪明。
  • 外察:外表的观察。
  • 内朗:内心的明朗。
  • 曲士:指见识短浅的人。
  • 雄里闾:在乡里显得很厉害。
  • 息机心:消除机巧之心,指不追求世俗的机巧和名利。
  • 抱瓮灌园蔬:比喻生活简朴,自给自足。
  • 晚食足当肉:晚上的食物足够,可以当作肉来享用,指生活虽简朴但满足。
  • 贲趾宁舍车:宁愿步行也不乘车,指不追求奢华的生活。
  • 九卿: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。
  • 恶名垂简书:不好的名声被记录在史书上。
  • 天孙:指织女星,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超凡的智慧或能力。
  • 悔不伾文疏:后悔没有像伾文那样疏远世俗。
  • 囊萤:用萤火虫的光来读书,比喻勤奋学习。
  • 披蠹鱼:翻阅书籍,蠹鱼指书虫。
  • 黔之驴:指技艺有限,黔驴技穷。

翻译

曾参和颜回得到了孔子的真传,为何看起来却像是鲁钝和愚笨呢?外表观察他们似乎不足,但内心实际上非常明朗且有余。选择高树筑巢的鹊,和虚空中的蛛网,都是自然界的智慧。那些见识短浅的人,虽然在小范围内显得很厉害,但实际上他们的智慧有限。这位先生消除了机巧之心,过着简朴的生活,自己种植蔬菜。晚上的食物虽然简单,但足以满足,他宁愿步行也不追求奢华的生活。那些曾经四次担任九卿的人,他们的恶名被记录在史书上。他后悔没有像伾文那样疏远世俗,追求更高的智慧。人们笑我笨拙,我用萤火虫的光来勤奋学习,翻阅书籍。我也笑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,他们的技艺不过就像黔驴一样有限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对曾参、颜回的赞美,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,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在修养和智慧的重视,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,如将“曲士”的小智与“之子”的息机心相对比,以及用“囊萤”和“披蠹鱼”来形象地描绘勤奋学习,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整体上,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哲学。

方回

元朝诗人、诗论家。方回节操无可言者,为世所讥,然善论诗文,论诗主江西派,为江西诗派殿军(参见《中国文学史·第三卷·第六编·元代文学》)。字万里。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南宋理宗时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咏》向权臣贾似道献媚,后见似道势败,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,得任严州(今浙江建德)知府。元兵将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,及元兵至,又望风迎降,得任建德路总管,不久罢官,即徜徉于杭州、歙县一带,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,以至老死。 方回罢官后,致力于诗,选唐、宋近体诗,加以评论,取名《瀛奎律髓》,共49卷。 ► 28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