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白云庵疏语为李道大

· 方回
昔有隐君子,中年洛阳居。 击壤歌太平,洛人为结庐。 名曰安乐窝,花间行小车。 昔有贤宰相,退休寓洛都。 心乎爱此老,卜邻同里闾。 买园广其宅,至今传画图。 贤宰富彦国,隐君邵尧夫。 走也非隐君,贤宰今不无。 草草白云庵,隙地日自锄。 欲筑三两亭,冠盖延朋徒。 劝君可绿蚁,揣己无青蚨。 解剑肯指廪,芳名宜大书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击壤:古代的一种游戏,这里指隐居生活。
  • 结庐:建造简陋的房屋。
  • 安乐窝:指舒适的居所。
  • 洛都:洛阳,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。
  • 卜邻:选择邻居。
  • 里闾:邻里,街坊。
  • 富彦国:人名,可能指富弼,北宋时期的政治家。
  • 邵尧夫:人名,即邵雍,北宋时期的哲学家、隐士。
  • 绿蚁:指美酒。
  • 青蚨:古代传说中的虫名,这里指钱财。
  • :粮仓。

翻译

从前有位隐士,中年时居住在洛阳。他在那里过着击壤的游戏生活,洛阳的人们为他建造了简陋的房屋。这个地方被称为安乐窝,他在花间驾驶着小车。

曾经有位贤明的宰相,退休后也寓居在洛阳。他内心非常敬爱这位隐士,选择与他为邻。宰相买下了园地扩建了自己的住宅,至今这些景象仍被传为画图。

这位贤明的宰相是富彦国,隐士则是邵尧夫。而我,并非隐士,但当今的贤明宰相并不缺乏。我在白云庵里草草地生活,每天都在空地上自己耕作。

我想要建造几座亭子,邀请朋友们来此聚会。我劝你可以享受美酒,但也要明白自己没有足够的钱财。如果你愿意解下剑指向粮仓,那么你的美名应该被大大地书写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古代隐士和贤宰的生活,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贤明政治家的敬仰。诗中描绘的安乐窝和白云庵,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居住环境,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。同时,通过对富彦国和邵尧夫的提及,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当代社会的期望。最后,诗人以自嘲的口吻,提醒自己及读者,尽管生活简朴,但应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追求。

方回

元朝诗人、诗论家。方回节操无可言者,为世所讥,然善论诗文,论诗主江西派,为江西诗派殿军(参见《中国文学史·第三卷·第六编·元代文学》)。字万里。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南宋理宗时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咏》向权臣贾似道献媚,后见似道势败,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,得任严州(今浙江建德)知府。元兵将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,及元兵至,又望风迎降,得任建德路总管,不久罢官,即徜徉于杭州、歙县一带,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,以至老死。 方回罢官后,致力于诗,选唐、宋近体诗,加以评论,取名《瀛奎律髓》,共49卷。 ► 28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