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首庵

几番闲作探梅游,潇洒屠苏俯碧流。 桥影平分一溪月,瀑声飞落半岩秋。 岚生佛殿莓苔湿,翠染僧衣竹树幽。 欲把新诗描胜境,不妨且为白云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陇首庵:位于山巅的寺庙。
  • 屠苏:古代一种酒名,此处指寺庙的建筑风格。
  • 瀑声:瀑布的声音。
  • 岚生:山间雾气升起。
  • 莓苔:苔藓植物。
  • 翠染:绿色植物的色彩染上了。
  • 僧衣:僧侣的服装。
  • 白云留:比喻隐居或超脱尘世。

翻译

几次闲暇时探访梅花,我站在风格潇洒的寺庙前,俯瞰碧绿的溪流。桥的影子在溪水中平分了月光,瀑布的声音从半山腰飞落,伴随着秋意。山间的雾气使佛殿的苔藓湿润,翠绿的竹树为僧侣的衣裳增添了幽静的色彩。我想用新诗描绘这胜景,不妨暂且留在这里,与白云为伴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陇首庵的静谧与美丽,通过“桥影平分一溪月,瀑声飞落半岩秋”等句,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。诗中“欲把新诗描胜境,不妨且为白云留”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胜景的深深留恋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展现了元代诗人尹廷高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尹廷高

廷高,字仲明,别号六峰,遂昌人。其父竹坡,当宋季以能诗称。仲明遭乱转徙,宋亡二十年,始归故乡。尝掌教于永嘉,秩满至京,谢病归。所著有《玉井樵唱正续稿》。自题其卷首云:「先君登癸丑奉常第,宦游湖海,作诗凡千馀首。丙子,家燬于寇,遗编散落,无一存者。仅忆《秋日寄僧》一联曰:『白蘋影蘸无痕水,黄菊香催未了诗。』先业无传,雅道几废,不肖孤之罪也。」观此,则仲明诗学,有自来矣。 ► 2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