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题松江下砂唐氏竹友
赵子昂书今第一,竹友二字大踰尺。
结交此君者为谁,松江其家吾未识。
想见彷佛如渭川,千亩比封环乃宅。
根竹可曾掘作鞭,笋出不忍煮为食。
青琅玕栖紫凤凰,可待九成击夔石。
老夫客居杭州城,一苇可航不三日。
不问主人即直造,谁知亦复有此癖。
梦到霜松雪梅边,龟壳踞兮蛤蜊食。
取此三友并友之,月明半夜吹长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赵子昂:即赵孟頫,元代著名书法家、画家。
- 竹友:指以竹为友,即爱竹之人。
- 踰尺:超过一尺,形容字迹大。
- 渭川:即渭河,此处指渭河流域,古时常有竹林。
- 千亩比封:形容竹林面积广大,如同被封赐的领地。
- 青琅玕:指青色的美玉,此处比喻竹子。
- 紫凤凰:传说中的神鸟,此处比喻竹林中的鸟。
- 九成:指九成宫,古代宫殿名,此处泛指宫廷。
- 夔石:传说中的神石,能发出美妙音乐。
- 一苇可航:比喻水路近,易于渡过。
- 直造:直接造访。
- 龟壳踞:指龟壳状的岩石。
- 蛤蜊食:指蛤蜊作为食物。
翻译
赵子昂的书法在当今堪称第一,他所书的“竹友”二字大得超过一尺。与我结交的是哪位爱竹之人,我虽未曾到过松江那家,但想象中他们的竹林仿佛如同渭河流域,面积广大如同被封赐的领地环绕着他们的宅邸。他们爱护竹子,连竹根都不曾挖掘作为鞭子,竹笋长出也不忍心煮食。那青色的竹林中栖息着紫色的凤凰,仿佛等待着九成宫中的夔石被击打,发出美妙音乐。我客居在杭州城,从这里到松江只需一苇之航,不过三日路程。我不问主人便直接造访,谁知我也有这样的癖好。梦见自己站在霜雪覆盖的松梅边,龟壳状的岩石上,吃着蛤蜊。取这三样(松、梅、竹)作为朋友,月明半夜时吹起长笛。
赏析
这首作品通过赞美赵子昂的书法和唐氏竹友的竹林,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,如将竹林比作渭川、千亩比封,将竹子比作青琅玕,竹林中的鸟比作紫凤凰,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壮丽景象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