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

· 王寂
秋后亭皋木叶稀。霜前关塞雁南归。晓云散去山腰瘦,宿雨时来水面肥。 吾老矣,久忘机。沙鸥相对不惊飞。柳溪父老应怜我,荒却溪南旧钓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亭皋:水边的平地。
  • 木叶:树叶。
  • 关塞:边关要塞。
  • 雁南归:大雁向南飞去,指秋天。
  • 晓云:早晨的云。
  • 宿雨:夜间的雨。
  • 忘机:忘却世俗的机巧,指超然物外,与世无争。
  • 沙鸥:一种水鸟,常用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  • 相对不惊飞:指沙鸥与人相处不惊,象征作者心境的宁静。
  • 柳溪:溪边的柳树。
  • 钓矶:钓鱼时坐的石头。

翻译

秋天过后,水边的平地上树叶稀疏。霜降前,边关要塞的大雁向南飞去。早晨的云散去后,山腰显得更加瘦削;夜间的雨水不时降临,水面显得更加肥沃。

我已经老了,早已忘却了世俗的机巧。与沙鸥相对,它们并不惊飞,因为我的心境已与自然和谐。柳溪的父老们应该怜悯我,因为我已经荒废了溪南那块旧时的钓鱼石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后亭皋的景色,通过“木叶稀”、“雁南归”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慨。诗中“晓云散去山腰瘦,宿雨时来水面肥”以对比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变化。后半部分则抒发了作者老去后的心境,忘却世俗,与沙鸥为伴,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。结尾处提到“荒却溪南旧钓矶”,透露出对过去悠闲生活的怀念,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自嘲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王寂

金蓟州玉田人,字元老。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。世宗大定初,为太原祁县令,调真定少尹,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,迁通州刺史,兼知军事。累官中都路转运使。以诗文名。有《拙轩集》。 ► 28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