啄木儿

· 王哲
自行自行。见性不用命。自惺自惺。黑飙先捉定。使倒颠并。 唯堪咏。两脉来回皆吉庆。辨清清、与静静。乌龟儿、从兹警省。 放眼耀、光明焕炳。恣水中游、涛间逞。望见赫曦山上景。 转波恬、又浪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见性:指认识自己的本性或真性。
  • :这里指命运或宿命。
  • :清醒,明白。
  • 黑飙:黑色的风暴,比喻困境或混乱的状态。
  • 捉定:控制住,稳定下来。
  • 倒颠并:颠倒混乱。
  • :吟咏,歌颂。
  • 两脉:可能指身体中的两条主要经络,或比喻事物的两个方面。
  • 吉庆:吉祥,幸福。
  • 辨清清、与静静:分辨清楚与保持平静。
  • 乌龟儿:可能指某种象征或比喻。
  • 警省:警觉并反省。
  • 焕炳:光明灿烂。
  • :自由地,无拘无束地。
  • 涛间逞:在波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。
  • 赫曦:光明照耀。
  • 转波恬、又浪静:波浪变得平静。

翻译

自己去行动,去认识自己的本性,而不是依赖命运。自己保持清醒,即使在黑色的风暴中也要控制住局面,不让它颠倒混乱。只有这样,才能吟咏出美好的诗篇。分辨清楚事物的真相,保持内心的平静。像乌龟一样,从此警觉并反省。放眼望去,世界光明灿烂。自由地在水中游动,在波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。望向那光明照耀的山上景色,波浪变得平静,又恢复了宁静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自我行动与自我认知的主题,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内心状态的深刻理解。诗中强调了自我觉醒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,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清醒和稳定。通过比喻和象征,如“黑飙”、“乌龟儿”等,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深度。整体上,诗歌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、追求光明与平静的生活态度。

王哲

金咸阳人,道士,初名中孚,字允卿。熙宗天眷初应武举,改名德威,字世雄;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,改名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倜傥尚义,不拘小节,好属文,才思敏捷。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,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。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。所创教派名全真道。马丹阳、丘长春、王玉阳、郝广陵、谭处端皆其弟子。 ► 635篇诗文

王哲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