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

· 方回
老玩韦编尚可为,复能吃口对期期。 离明偶剔书灯见,坎止因斟砚水知。 岂厌微尘裨泰岳,只愁残照近咸池。 儿曹未悟侯王梦,不了邯郸黍一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韦编:古代用竹简写书,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,称为“韦编”。这里指书籍。
  • 吃口:指说话不流利,结巴。
  • 期期:形容说话结巴,重复。
  • 离明:指日光。
  • 坎止:指水流停止。
  • 微尘:比喻极小的事物。
  • 泰岳:指泰山,比喻重要或高大的事物。
  • 咸池:古代神话中太阳沐浴的地方,比喻日落之处。
  • 侯王梦:指富贵权势的梦境。
  • 邯郸黍一炊: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,比喻虚幻的富贵梦。

翻译

年老时玩味书籍尚可有所作为,还能结巴地对着书本重复念诵。 偶尔剔去书灯上的灰烬,见到日光,因斟酌砚水而知水流停止。 不厌其烦地用微小的努力去增添泰山的高度,只愁残阳接近日落的咸池。 儿孙们还未领悟到侯王的富贵梦境,不懂得邯郸的黍米一炊只是虚幻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。诗中,“老玩韦编”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,即使年老也不放弃学习。通过“吃口对期期”的自嘲,诗人描绘了自己读书的专注与执着。后两句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哲理,表达了诗人对微小努力的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。最后两句则通过典故,警示后人不要被虚幻的富贵梦所迷惑,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清醒认识和对后人的期望。

方回

元朝诗人、诗论家。方回节操无可言者,为世所讥,然善论诗文,论诗主江西派,为江西诗派殿军(参见《中国文学史·第三卷·第六编·元代文学》)。字万里。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南宋理宗时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咏》向权臣贾似道献媚,后见似道势败,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,得任严州(今浙江建德)知府。元兵将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,及元兵至,又望风迎降,得任建德路总管,不久罢官,即徜徉于杭州、歙县一带,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,以至老死。 方回罢官后,致力于诗,选唐、宋近体诗,加以评论,取名《瀛奎律髓》,共49卷。 ► 28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