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漏迟

· 王恽
越山征路杳。东南淡淡,长空飞鸟。俪影同翻,明月一枝乌绕。共道有心避事,甚未若、从渠相调。君莫笑。南楼苦要,胡床舒啸。 空扰。画里江山,总轮与风流,眼中年少。也学凝儿,官事几时能了。一曲骊歌未动,还梦到、三山晴照。江月晓。莫为赏音稀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俪影:成对的影子。
  • 乌绕:乌鸦环绕。
  • 从渠相调:任由它自然调节。
  • 胡床舒啸:在胡床上放声高歌。
  • 凝儿:指凝神专注的人。
  • 骊歌:古代的一种歌曲。
  • 三山:指神话中的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仙山。

翻译

玉漏迟 [元]王恽 越山征路杳。东南淡淡,长空飞鸟。俪影同翻,明月一枝乌绕。共道有心避事,甚未若、从渠相调。君莫笑。南楼苦要,胡床舒啸。 空扰。画里江山,总轮与风流,眼中年少。也学凝儿,官事几时能了。一曲骊歌未动,还梦到、三山晴照。江月晓。莫为赏音稀少。

在越山的征途上,路途遥远。东南方向的天空淡淡无云,只有飞鸟在长空中翱翔。成对的影子一同翻飞,明月下,一只乌鸦环绕飞翔。我们都认为有心躲避世事,但不如任由它自然调节。请不要嘲笑。南楼上,我苦苦追求,躺在胡床上放声高歌。

空自扰乱。画中的江山,总是比不上风流倜傥,眼中的少年。也学着凝神专注的人,但官事何时能了结。一曲骊歌还未唱响,又梦见了三山在晴朗的阳光下照耀。江边的月亮已经破晓。不要因为欣赏的人少而感到寂寞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越山征途中的景象,通过飞鸟、明月、乌鸦等自然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诗中“俪影同翻,明月一枝乌绕”等句,以景寓情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。结尾的“江月晓。莫为赏音稀少”则透露出诗人不愿因知音难寻而感到寂寞,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
王恽

王恽

元卫州汲县人,字仲谋。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,为详议官。至京师,上书论时政,擢中书省详定官。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。在任治钱谷,擢材能,议典礼,考制度,为同僚所服。至元五年,建御史台,首拜监察御史。后出为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。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,上万言书,极陈时政,授翰林学士。成宗即位,加通议大夫,知制诰,参与修国史,奉旨纂修《世祖实录》。恽师从元好问,好学善为文,也能诗词。有《秋涧先生大全集》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