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奠子
壮河山表里,百二喉襟。形胜地,古犹今。风云全晋在,草木故都深。淡长空,孤鸟没,总消沉。
东山高卧,梁甫长吟。人未老,鬓毛侵。平生多古意,落日更登临。倚危阑,穷远目,恐伤心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三奠子:词牌名,原为唐代教坊曲名。
- 王恽:元代文学家,字仲谋,号秋涧,卫州汲县(今属河南)人。
- 壮河山表里:形容山河壮丽,内外皆美。
- 百二喉襟:比喻地势险要,如同咽喉要道。
- 形胜地:地势险要且风景优美的地方。
- 古犹今:古时候和现在一样。
- 风云全晋在:指山西一带历史上的风云变幻。
- 草木故都深:指古都的草木依然茂盛,暗示历史的深远。
- 淡长空:形容天空辽阔而显得淡远。
- 孤鸟没:孤鸟消失在天际。
- 总消沉:一切都显得沉寂。
- 东山高卧:指隐居山林,典出《晋书·谢安传》。
- 梁甫长吟:指在梁甫山长吟,梁甫山在今山东,古代文人常在此吟咏。
- 鬓毛侵:指鬓发开始变白。
- 平生多古意:一生中有很多怀古之情。
- 落日更登临:在夕阳下再次登高。
- 倚危阑:靠着高高的栏杆。
- 穷远目:极目远眺。
- 恐伤心:担心触景生情,引起伤感。
翻译
壮丽的山河内外,地势险要如咽喉。这风景优美的地方,古时候和现在一样。山西一带的历史风云,古都的草木依然茂盛。辽阔的天空显得淡远,孤鸟消失在天际,一切都显得沉寂。
隐居山林,在梁甫山长吟,人还未老,但鬓发已开始变白。一生中有很多怀古之情,在夕阳下再次登高。靠着高高的栏杆,极目远眺,担心触景生情,引起伤感。
赏析
这首作品以壮丽的山河为背景,通过对古都风光的描绘,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。词中“风云全晋在,草木故都深”等句,既展现了山西的历史厚重,又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。而“东山高卧,梁甫长吟”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词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巧妙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