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阳

· 王哲
十一月严风作威。月中玉走日金飞。结就三三三处宝,得披六六六铢衣。 乘凤携鸾跨雾归。上天降敕不相违。功满三千缘业尽,行成八百落尘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严风:寒风。
  • 玉走日金飞:比喻时间的流逝,玉指月亮,金指太阳。
  • 三三三处宝:此处可能指修炼中的某种境界或成就。
  • 六六六铢衣:铢是古代重量单位,六六六铢衣可能指轻盈的仙衣。
  • 乘凤携鸾:比喻仙人或高人的出行方式。
  • 跨雾归:穿越云雾归来,形容仙人的飞行。
  • 上天降敕:天上的命令或旨意。
  • 功满三千:指功德圆满,三千可能指数量之多。
  • 行成八百:指修行成就,八百同样可能指数量之多。
  • 落尘稀:尘世中的事物变得稀少,指超脱尘世。

翻译

十一月的寒风开始肆虐。月亮中的玉(月)在日(太阳)的飞逝中行走。结成了三三三处的宝藏,得以穿上六六六铢重的仙衣。 乘着凤凰,带着鸾鸟,穿越云雾归来。上天降下的敕令不可违背。功德圆满三千,业障尽除;修行成就八百,尘世的事物变得稀少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高超境界和超脱尘世的景象。通过“严风”、“玉走日金飞”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。诗中“三三三处宝”、“六六六铢衣”等数字的运用,增加了神秘感和象征意义。最后两句“功满三千缘业尽,行成八百落尘稀”表达了修行者功德圆满、超脱尘世的境界,体现了道家修行追求的理想状态。

王哲

金咸阳人,道士,初名中孚,字允卿。熙宗天眷初应武举,改名德威,字世雄;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,改名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倜傥尚义,不拘小节,好属文,才思敏捷。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,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。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。所创教派名全真道。马丹阳、丘长春、王玉阳、郝广陵、谭处端皆其弟子。 ► 63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