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春感六首

· 王逢
金爵觚棱月向低,泠泠清磬万松西。 五门曙色开龙尾,十日春寒健马蹄。 红雾不收花气合,绿波初涨柳条齐。 遗民暗忆名都会,尚绕湖漘唱《大堤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金爵觚棱:指宫殿的屋脊上的装饰,金爵即金色的凤凰,觚棱指屋脊的棱角。
  • 泠泠:形容声音清脆悦耳。
  • 清磬:指寺庙中敲击的磬声。
  • 五门:指皇城的五个门,这里泛指皇城。
  • 龙尾:指皇城中的龙尾道,也泛指皇城的街道。
  • :(chún)水边。
  • 大堤:指钱塘江边的大堤,也是歌曲《大堤曲》的简称。

翻译

宫殿屋脊上的金色凤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低垂,松林西边传来清脆悦耳的磬声。 皇城的五门在曙光中逐渐开启,十天的春寒使得马蹄声显得格外有力。 红雾未散,花儿的香气愈发浓郁;绿波初涨,柳条也整齐地垂下。 那些遗民暗自回忆着这座名城的繁华,仍然围绕着湖边唱着《大堤曲》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钱塘江畔的景色,通过宫殿、松林、皇城、马蹄等元素,展现了元代钱塘的繁华与遗民的怀旧之情。诗中“金爵觚棱月向低”一句,以宫殿的金色装饰和低垂的月光开篇,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。“泠泠清磬万松西”则通过声音的描写,增添了诗意的深远。后两句通过对春寒、红雾、绿波的描绘,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。结尾的“遗民暗忆名都会,尚绕湖漘唱《大堤》”则深刻表达了遗民对往昔繁华的怀念,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丰富,展现了王逢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感慨。

王逢

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颂》,台臣荐之,称疾辞。避乱于淞之青龙江,再迁上海乌泥泾,筑草堂以居,自号最闲园丁。辞张士诚征辟,而为之划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,有司敦迫上道,坚卧不起。自称席帽山人。诗多怀古伤今,于张氏之亡,颇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诗集》七卷,记载元、明之际人才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 ► 28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