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

· 方回
抖擞羁怀强自宽,时登吴阜一閒观。 陆机不作莼羹在,雷焕无踪剑气寒。 倏忽池台荒草合,等閒歌舞落花残。 兴亡生死真常在,命要深知分要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抖擞(dǒu sǒu):振作,振奋。
  • 羁怀:指旅人的心情或思乡之情。
  • 陆机:西晋文学家,此处指其诗作《莼羹歌》。
  • 莼羹:一种用莼菜做的汤,此处指陆机的诗作。
  • 雷焕:古代传说中的剑仙,此处指其剑术。
  • 倏忽(shū hū):形容时间极短,转眼之间。
  • 池台:指园林中的池塘和亭台。
  • 等閒:平常,轻易。
  • 兴亡: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。
  • 真常:永恒不变。

翻译

我振奋起旅途中疲惫的心情,勉强让自己宽慰,不时登上吴山的山坡,静静地观赏。陆机虽然不在了,但他留下的《莼羹歌》依然流传,雷焕的剑术虽然无迹可寻,但剑气依旧让人感到寒意。转眼间,那些美丽的池塘和亭台已被荒草覆盖,平常的歌舞也随着落花而凋零。国家的兴盛与衰亡,人的生死,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,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这一点,安于自己的命运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,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。诗中运用了陆机和雷焕的典故,以及池台荒草、歌舞落花的意象,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一切繁华终将消逝的哀愁。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接受命运安排的哲理思考,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领悟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。

方回

元朝诗人、诗论家。方回节操无可言者,为世所讥,然善论诗文,论诗主江西派,为江西诗派殿军(参见《中国文学史·第三卷·第六编·元代文学》)。字万里。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南宋理宗时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咏》向权臣贾似道献媚,后见似道势败,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,得任严州(今浙江建德)知府。元兵将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,及元兵至,又望风迎降,得任建德路总管,不久罢官,即徜徉于杭州、歙县一带,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,以至老死。 方回罢官后,致力于诗,选唐、宋近体诗,加以评论,取名《瀛奎律髓》,共49卷。 ► 28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