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岸道人精舍

· 阎防
早岁参道风,放情入寥廓。 重因息心侣,遂果岩下诺。 敛迹辞人间,杜门守寂寞。 秋风剪兰蕙,霜气冷淙壑。 山牖见然灯,竹房闻捣药。 愿言舍尘事,所趣非龙蠖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寥廓(liáo kuò):广阔无垠的空间。
  • 息心侣:指志同道合的朋友,这里特指一同修行的伙伴。
  • 敛迹:隐匿行踪,不露痕迹。
  • 杜门:闭门不出。
  • 淙壑(cóng hè):流水和山谷,这里指自然环境。
  • 然灯:点燃的灯。
  • 捣药:指道教中炼丹制药的活动。
  • 龙蠖(lóng huò):指龙和蠖,龙象征高贵,蠖象征隐逸,这里泛指世俗的追求。

翻译

早年我便投身于修道之风,放纵情感到达广阔无垠的境界。 因为再次遇到志同道合的修行伙伴,于是实现了在岩下许下的承诺。 我隐匿行踪,辞别人间,闭门守着寂寞。 秋风剪断了兰蕙,霜气使流水和山谷变得冷清。 在山中的窗户看到点燃的灯火,竹房中传来捣药的声音。 我愿意舍弃尘世的琐事,我所追求的不是世俗的高贵或隐逸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阎防在道人精舍的隐居生活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。诗中,“早岁参道风,放情入寥廓”展现了诗人早年对道教的投入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。通过“敛迹辞人间,杜门守寂寞”等句,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和对寂寞生活的坚守。最后,“愿言舍尘事,所趣非龙蠖”则明确表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,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和名利的纯粹精神生活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。

阎防

唐河中人。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,曾官大理评事。后因事贬长沙司户。天宝初,隐于终南山,筑草堂于丰德寺侧。有诗名,造语真素,颇有警策。有集。 ► 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