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霁望岳?

湘西斜日边,峭入几寻天。 翠落重城内,屏开万户前。 崖崚危溅瀑,林罅静通仙。 谁肯功成后,相携扫石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晚霁(wǎn jì):傍晚雨过天晴。
  • 岳?(yuè yín):山名,具体位置不详,可能是指险峻的山峰。
  • 湘西:湖南西部地区。
  • 斜日:夕阳。
  • 峭入:形容山峰高耸入云。
  • 几寻:古代长度单位,八尺为一寻。这里形容山峰极高。
  • 翠落:翠色落下,指山色青翠。
  • 重城:指城市或城墙。
  • 屏开:像屏风一样展开。
  • 万户:形容人家众多。
  • 崖崚(yá léng):陡峭的山崖。
  • 危溅瀑:形容瀑布从高崖上飞溅而下。
  • 林罅(lín xià):林中的缝隙。
  • 通仙:通往仙境。
  • 功成后:功业完成后。
  • 相携:携手。
  • 扫石眠:在石头上清扫后睡觉,形容隐居生活的闲适。

翻译

傍晚雨过天晴,我望着湘西夕阳下的岳?山。 山峰高耸入云,仿佛几寻天高。 翠绿的山色笼罩着重重的城墙, 像屏风一样展开在万户人家之前。 陡峭的山崖上,瀑布飞溅, 林中的缝隙静谧,仿佛通往仙境。 谁能在功成名就之后, 与我携手清扫石头,共眠于此?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湘西岳?山的壮丽景色,通过“斜日”、“峭入”、“翠落”等词语,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雨后天晴的山景图。诗中“崖崚危溅瀑,林罅静通仙”一句,既展现了山水的险峻与静谧,又带有超脱尘世的仙境意象。结尾的“谁肯功成后,相携扫石眠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,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。

刘昭禹

五代时婺州人,字休明。少师林宽为诗,刻苦不惮风雨。仕楚马殷父子,起家湖南县令,历容管节度推官。马希范时,与李宏皋等同为天策府学士。官终严州刺史。善诗,而好折节下贤。有集。 ► 1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