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

· 卢纶
依佛不违亲,高堂与寺邻。 问安双树晓,求膳一僧贫。 持咒过龙庙,翻经化海人。 还同惠休去,儒者亦沾巾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恒操上人:对出家人的尊称,恒操为其法号。
  • 觐省:回家探望父母。
  • 高堂:指父母。
  • 双树:指寺庙中的两棵树,也可能是指佛教中的“双树园”,象征着佛陀的悟道之地。
  • 求膳:请求食物。
  • 持咒:念诵佛经中的咒语。
  • 龙庙:供奉龙神的庙宇。
  • 翻经:翻阅佛经。
  • 化海人:指通过佛法教化众生,使其脱离苦海。
  • 惠休: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一位高僧,也可能是泛指佛教僧人。
  • 儒者:儒家学者,指信仰儒家学说的人。

翻译

你依循佛法,却不违背孝道,因为你的父母就住在寺庙附近。 清晨在双树下向父母问安,然后向那位贫穷的僧人求取食物。 你念诵咒语经过龙庙,翻阅佛经以教化众生,使其脱离苦海。 你如同惠休一样离去,即使是儒家学者也会因你的行为而感动落泪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恒操上人归家探望父母的情景,展现了其既遵守佛法又不失孝道的品质。诗中通过“依佛不违亲”、“高堂与寺邻”等句,强调了恒操上人将佛法与孝道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。后文通过“持咒过龙庙”、“翻经化海人”等句,进一步展现了恒操上人的修行与教化众生的决心。最后以“儒者亦沾巾”作结,表达了即使是儒家学者也会被其行为所感动,体现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和谐共融。

卢纶

卢纶

卢纶,字允言,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汉族,河中蒲(今山西省永济县)人。天宝末举进士,遇乱不第;代宗朝又应举,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府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德宗朝复为昭应令,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► 34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