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
山僧候谷口,石路拂莓苔。
深入泉源去,遥从树杪回。
香随青霭散,钟过白云来。
野雪空斋掩,山风古殿开。
桂寒知自发,松老问谁栽。
惆怅湘江水,何人更渡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莓苔:青苔。
- 树杪(miǎo):树梢。
- 青霭:山中的云雾。
- 空斋:空荡的斋房。
- 惆怅:伤感,失意。
- 湘江:中国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。
翻译
山中的僧人在谷口等候,石路两旁覆盖着青苔。 深入到泉水源头,又远远地从树梢间返回。 香气随着山间的云雾散去,钟声穿过白云传来。 野外的雪覆盖了空荡的斋房,山风吹开了古老的殿堂。 寒意中的桂树似乎在自言自语,老松树则不知是谁栽种。 望着湘江水,心中感到无比的惆怅,不知还有谁会来渡过这江水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道林寺西行至麓山寺,途经法崇禅师故居的所见所感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,如石路上的莓苔、深入的泉源、树梢间的回望、随青霭散去的香气、白云中传来的钟声等,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神秘。后半部分则通过野雪、山风、桂树、松树等元素,传达了一种岁月流转、人事已非的感慨。结尾的湘江水和渡杯的意象,更是深化了诗人的惆怅之情,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刘长卿诗歌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