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山大忠祠

· 沈周
落日荒荒下大洋,楼船载国此时亡。 君臣入海仍相合,天地移风已失常。 黑雾不能迷死所,白云依旧是仙乡。 二忠合作三忠祀,添设文山一瓣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崖山:地名,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。
  • 大忠祠:为纪念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、陆秀夫、张世杰而建的祠堂。
  • 沈周:明代著名文人画家。
  • 楼船:古代的大型战船。
  • 二忠:指陆秀夫和张世杰。
  • 三忠:加上文天祥,共三位忠臣。
  • 文山:文天祥的别称。

翻译

夕阳黯淡,沉入浩瀚的海洋, 战船承载着国家,此刻正走向灭亡。 君王与臣子,即使逃至海上,依旧团结一心, 天地的秩序已乱,风向也变得无常。 浓雾虽重,却遮不住他们赴死的决心, 白云飘渺,依旧是他们心中的仙境。 二位忠烈与三忠并祀, 增添了文山的一份敬意,一缕香烟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宋末抗元英雄在崖山海战中的悲壮情景,通过“落日”、“楼船”、“入海”等意象,展现了君臣共赴国难的坚定与无奈。诗中“黑雾”与“白云”形成鲜明对比,既表达了生死抉择的艰难,又寄托了对忠烈精神的崇高敬意。结尾提及“二忠合作三忠祀”,强调了文天祥在忠烈祠中的重要地位,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纪念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