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钱世行副宪写虞山先陇图

· 沈周
监宪临行尚倚舟,陇云阡月要图收。 一时缩地便行李,千里忘家惬宦游。 不待移书问封树,即教开卷见松楸。 清明官舍梨花酒,水墨微踪散远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监宪:监察御史的别称,负责监察官吏。
  • 陇云阡月:陇,指坟墓;阡,指墓道;云和月,形容墓地的景象。
  • 缩地:比喻将远方的景象通过图画带到眼前。
  • 惬宦游:惬,满意;宦游,指官员因公出差。
  • 封树:指墓地的树木,也代指墓地。
  • 松楸:松树和楸树,常用来象征墓地。
  • 水墨微踪:指水墨画中的淡淡痕迹。

翻译

监察御史即将启程,仍依依不舍地停在舟中,想要将墓地的云雾和月光绘入图中。 一时间,通过图画将远方的景象带到眼前,方便了行李的携带,千里之外也能忘却家乡,满意于公务出差。 无需书信询问墓地的树木,只需打开画卷就能见到那松树和楸树。 清明时节,在官舍中品尝梨花酒,水墨画中的淡淡痕迹,散去了远方的忧愁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监察御史在临行前对家乡墓地的深情眷恋,通过图画将墓地的景象带在身边,以缓解对家乡的思念。诗中“缩地便行李”形象地表达了图画带来的便利,而“千里忘家惬宦游”则体现了官员对公务的满意和对家乡的淡忘。清明时节的梨花酒和水墨画,不仅是对家乡的怀念,也是对远方忧愁的一种慰藉。整首诗情感细腻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公务的复杂情感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