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西山老僧

· 沈周
老抱清斋太瘦生,雪眉霜鬓使人惊。 游僧久住同衣食,畜鹤长随识性情。 土?逼床身暖活,纸窗烘日眼晶明。 此心应与山俱静,不是深山养不成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清斋:素食,指简朴的生活。
  • 太瘦生:形容非常瘦弱。
  • 雪眉霜鬓:形容老年人的眉毛和鬓发都已变白。
  • 游僧:四处游历的僧人。
  • 畜鹤:养鹤。
  • 土?(tǔ bèng):土炕,一种用土坯砌成的床。
  • 纸窗烘日:阳光透过纸窗照进来。
  • 晶明:明亮。
  • 此心应与山俱静:指内心的平静与山的宁静相呼应。
  • 不是深山养不成:意指只有在深山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心境。

翻译

老僧坚守着简朴的生活,身体显得非常瘦弱,雪白的眉毛和鬓发让人感到惊讶。他长期与游历的僧人共同生活,养的鹤也随着他,了解他的性情。土炕逼近床边,身体感到温暖,阳光透过纸窗照进来,眼睛感到明亮。他的内心与山一样静谧,如果不是在深山中,这样的心境是无法养成的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清贫生活和深山中的宁静心境。通过“雪眉霜鬓”和“太瘦生”等形象的描绘,诗人传达了老僧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简朴。诗中“游僧久住同衣食,畜鹤长随识性情”展示了老僧与自然的和谐共处,以及他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。最后两句“此心应与山俱静,不是深山养不成”深刻表达了老僧内心的宁静与深山的静谧相得益彰,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,才能培养出如此超脱世俗的心境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对深山静谧生活的向往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