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夏忠靖周文襄新祠

· 沈周
水利克脩财赋举,二公戮力惠吴民。 祀行今日欣成典,爱寓斯邦合妥神。 肖貌堂堂快星凤,功名在在认麒麟。 山川悠久贵同德,蕉荔殷勤系后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yè):拜访。
  • 夏忠靖:人名,可能是指夏原吉,明朝初期的政治家,以忠诚和清廉著称。
  • 周文襄:人名,可能是指周忱,明朝初期的政治家,以文治和襄助国家著称。
  • 新祠:新建的祠堂。
  • 克脩(xiū):克,能够;脩,修治,这里指成功治理。
  • 财赋举:财赋,指国家的财政收入;举,兴盛。
  • 戮力(lù lì):合力,共同努力。
  • :恩惠,利益。
  • 吴民:指吴地的百姓。
  • 祀行:祭祀活动。
  • 斯邦:此地,指吴地。
  • 妥神:使神灵安息。
  • 肖貌:相貌相似。
  • 堂堂:形容仪表庄严大方。
  • 快星凤:比喻非常杰出的人才。
  • 功名在在:功名,指功绩和名声;在在,处处,到处。
  • 认麒麟:麒麟,古代传说中的神兽,象征吉祥;认,识别,这里指被人们所认可。
  • 山川悠久:山川,指自然环境;悠久,长久。
  • 同德:共同的德行或目标。
  • 蕉荔:香蕉和荔枝,这里泛指水果。
  • 殷勤:热情周到。
  • 系后人:联系后人,指对后人有影响。

翻译

拜访夏忠靖和周文襄的新祠,感慨他们共同努力,成功治理水利,使国家财政兴盛,惠及吴地百姓。今日举行祭祀,欣喜于这一盛典的完成,深爱此地,使神灵得以安息。他们的相貌庄严大方,如同星凤般杰出,功绩和名声处处可见,被人们所认可,如同麒麟一般。自然环境长久存在,重要的是共同的德行,香蕉和荔枝等水果象征着对后人的热情周到和深远影响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对夏忠靖和周文襄的敬仰之情,赞美他们共同治理水利、兴盛国家财政的功绩,以及对吴地百姓的恩惠。诗中通过“肖貌堂堂”、“功名在在”等词句,形象地描绘了两位政治家的杰出形象和卓越成就。同时,通过“山川悠久”、“蕉荔殷勤”等意象,强调了他们的德行和对后人的深远影响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后人的期望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