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中夜归

· 沈周
尘累茫茫有郁襟,思乡就晚发城阴。 潮来顿长沟渠量,船过平穿市井心。 仆子促程双奋橹,人家临水乱鸣砧。 柴门高想慈亲倚,新月疏星恐夜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郁襟:心中忧郁。
  • 城阴:城墙的北面,这里指城外。
  • 顿长:突然上涨。
  • 沟渠:灌溉或排水用的渠道。
  • 市井心:市井之中,指城市的繁华地带。
  • 奋橹:用力划桨。
  • 鸣砧:敲打砧板的声音,砧板是用来捶打衣服的工具。
  • 慈亲:慈爱的父母。
  • 新月:月初的月亮,形状如钩。

翻译

城市中的繁忙让我心中充满了忧郁,思念家乡,傍晚时分我走出了城墙的北面。潮水涌来,沟渠的水位顿时上涨,船只穿梭在城市的繁华地带。仆人急促地划桨,水边的家庭传来敲打砧板的声音。我想象着家门口,慈爱的母亲正倚门而望,新月和稀疏的星星让人担心夜已深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。诗中,“尘累茫茫有郁襟”一句,既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繁忙生活的厌倦,也透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后文通过潮水、船只、市井、仆人、家庭等元素,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夜晚归途图景。结尾处对慈母的想象,更是增添了诗中的温情与忧思,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眷恋和对夜深的忧虑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对亲情的深切感受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