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金山

· 沈周
龙宫涌出玉嶙峋,乍眼来看极悚神。 满地莫论无坐处,中流真见不羁人。 墙低树少多容月,石瘦花悭晏得春。 舟楫一江名利路,烟波谁谓不生尘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嶙峋(lín xún):形容山石等突兀、重叠。
  • 悚神(sǒng shén):令人感到惊恐。
  • 中流:江河中央的水流。
  • 不羁(bù jī):不受约束,自由自在。
  • (qiān):吝啬,此处指花少。
  • (yàn):晚,迟。

翻译

龙宫般的金山涌出如玉般突兀的山石,初看之下令人感到惊恐。 满地都是山石,几乎没有坐的地方,但在江河中央,真能看到不受约束的人。 墙低树少,却能容纳月光,山石瘦削,花儿稀少,春天来得晚。 舟楫穿梭在江上,是名利之路,烟波之中,谁说不会沾染尘埃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。诗中,“龙宫涌出玉嶙峋”一句,以龙宫比喻金山,形容其山石的奇特和壮观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后文通过对“中流不羁人”的描写,展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自由与不羁。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名利之路与烟波之尘,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,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、向往自然的情怀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