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松庵小酌

· 沈周
唤雨林鸠且莫催,听松汲涧要徘徊。 已知壁画成神物,聊与庵僧慨劫灰。 双鬓雪从忙里出,廿年人似梦中来。 欲归未便忘情得,更对青山酢一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听松:倾听松树的声音。
  • 汲涧:从山涧中取水。
  • 徘徊:来回走动,留连。
  • 壁画:绘在墙壁上的画。
  • 神物:神奇的物品,这里指壁画。
  • 庵僧:寺庙中的僧人。
  • 劫灰:佛教中指世界毁灭后的余烬,比喻事物的残余。
  • 双鬓雪:指两鬓的白发,比喻年龄已高。
  • 廿年:二十年。
  • :同“酌”,饮酒。

翻译

叫停雨中的林鸠,不要急着催促,我想要在倾听松树声音和汲取山涧水的地方徘徊。已经知道壁画成为了神奇的物品,姑且与寺庙中的僧人一起感慨事物的残余。两鬓的白发是在忙碌中长出的,二十年的人事变迁如同梦中到来。想要回去却又未能完全忘情,于是再次对着青山举杯饮酒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松庵小酌时的所感所思。诗中,“听松汲涧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留恋,而“壁画成神物”与“庵僧慨劫灰”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。后两句“双鬓雪从忙里出,廿年人似梦中来”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无奈与感慨。最后,诗人虽欲归去,却仍对青山依依不舍,再次举杯,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情留恋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