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

· 沈周
少在城中多在乡,寻梅犹抵候朝忙。 新诗似与梅相约,诗到成时梅恰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:次韵,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。
  • 天全翁:人名,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敬的长者。
  • 雪湖:地名,可能是一个以梅花著称的地方。
  • 十二咏:指对同一主题进行十二次吟咏。
  • 候朝:等待上朝,指官员等待朝见皇帝。

翻译

我年少时常在乡村,多于城中, 寻访梅花胜过等待朝见的繁忙。 新写的诗似乎与梅花有约, 诗成之时,梅花恰好散发香气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。诗中,“少在城中多在乡”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偏爱,而“寻梅犹抵候朝忙”则进一步以寻梅之乐对比朝政之繁,突显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。后两句巧妙地将诗与梅花相结合,表达了诗人创作灵感的来源与梅花开放的时节相吻合,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热爱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和谐追求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