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题

茵席沟渠各所宜,巧耶有道得如斯。 平生正不人怜受,岂有乌头变白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茵席:指草席,这里比喻地位卑微。
  • 沟渠:指低洼之地,比喻低下的环境或地位。
  • 巧耶:巧妙吗?
  • 有道:有道理,有原因。
  • 平生:一生,一辈子。
  • 正不人怜受:正直不被人们所怜爱和接受。
  • 乌头变白: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,乌头即乌鸦的头,不可能变白。

翻译

草席适合铺在沟渠,巧妙吗?这样做是有道理的。 我一生正直,却不受人们怜爱和接受,难道会有乌鸦的头变白的那一天吗?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对比“茵席沟渠”与“乌头变白”的比喻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正直不阿却不受赏识的境遇的感慨。诗中“茵席沟渠各所宜”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接受,而“岂有乌头变白时”则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不可能改变的现实的无奈和自嘲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、坚守本心的情怀。

李舜臣

李舜臣

明山东乐安人,字懋钦,一字梦虞,号愚谷,又号未村居士。嘉靖二年进士,除户部主事,出为江西提学佥事、南国子监司业,累官太仆寺卿,未履任而报罢。闲居二十年。性简重慎详,一意经术,谓汉儒去古未远,其说可信,又以六书正汉儒注疏舛误。有《愚谷集》。 ► 22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