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女死篇

· 沈周
周家女子李家妇,未嫁夫家但相许。 正如一树未开花,分明自有春为主。 李郎病瘵两年强,说道今年番上床。 闻来人语多不的,口又藏羞难问娘。 只对寒灯泪如霰,为重为轻果谁见。 此身空负嫁夫名,此眼何曾辨郎面。 阿娘背女泣堂前,忖是郎边凶信传。 烈姬重义轻一死,贞女安心无二天。 通身示孝衣裳白,长练高经绣房夕。 在世鸳鸯不得双,同到黄泉愿成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烈女:指坚守贞节,宁死不屈的女子。
  • 死篇:指记录烈女事迹的诗篇。
  • (zhài):病,特指肺结核。
  • (cǔn):推测,猜测。
  • 贞女:指坚守贞操的女子。
  • 二天:指变心或改变初衷。
  • 长练高经:指女子在房中织布,表示守节。

翻译

周家的女儿,李家的媳妇,虽然还未嫁入夫家,但已经心有所许。就像一棵树还未开花,但春天已经注定要到来。李郎患肺结核已经两年,据说今年病情加重,卧床不起。听到别人的话语总是含糊不清,她又羞于开口向母亲询问。只能对着寒灯,泪如雨下,不知道自己的悲伤究竟是为了什么。她虽然名义上要嫁给李郎,但实际上连李郎的面都没见过。

她的母亲在堂前背着她哭泣,猜测可能是李郎那边传来了不好的消息。这位烈女重义轻生,贞女心意坚定,不会改变。她全身穿着白色的孝服,表示孝顺,夜晚在绣房中织布,表示守节。在世时无法与李郎成为一对,她宁愿与李郎一同死去,希望在黄泉之下能成为伴侣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坚守贞节、重情重义的女子形象。诗中通过女子对未见面丈夫的深情和对贞节的坚守,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。同时,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的高度重视。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,诗歌传达了对这种传统美德的赞颂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