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甥子修童赘

· 沈周
吴人多男效秦赘,赘男与人如接树。 抱他根本作春色,为荣为枯信天赋。 小儿拜我下堂行,双丱垂疏绣襦裤。 欣欣何省傍人门,离家苦动爷娘虑。 老夫为渠且莞尔,儿债眼前宽一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徐甥子修童赘:徐家的外甥子修,作为童养婿。
  • 吴人多男效秦赘:吴地(今江苏一带)的人多有男子效仿秦地的赘婿习俗。
  • 赘男与人如接树:赘婿与女方家庭的关系就像嫁接的树一样。
  • 抱他根本作春色:依赖他人的根基来展现自己的繁荣。
  • 为荣为枯信天赋:是荣耀还是衰败,全凭天意。
  • 双丱垂疏绣襦裤:双丱(guàn),古代儿童的发髻。这里指小儿的发髻。绣襦裤,指华丽的衣服。
  • 欣欣何省傍人门:欣欣,高兴的样子。何省,何须。傍人门,依赖他人。
  • 离家苦动爷娘虑:离开家,让父母担忧。
  • 老夫为渠且莞尔:老夫,诗人自称。渠,他。莞尔,微笑。
  • 儿债眼前宽一步:眼前的儿子的责任暂时放宽。

翻译

徐家的外甥子修,作为童养婿,吴地的人多有男子效仿秦地的赘婿习俗。赘婿与女方家庭的关系就像嫁接的树一样,依赖他人的根基来展现自己的繁荣,是荣耀还是衰败,全凭天意。小儿拜我下堂行,他的双髻垂下,穿着华丽的衣服。他高兴地何须依赖他人,离开家,让父母担忧。我作为老人对他微笑,眼前的儿子的责任暂时放宽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吴地的一种社会现象——童养婿。通过比喻和直接叙述,诗人表达了对这种习俗的看法,既有对其依赖性的批评,也有对年轻人未来的担忧和宽慰。诗中“抱他根本作春色”一句,巧妙地用植物嫁接的比喻,形象地揭示了赘婿依赖他人生活的现实。而“为荣为枯信天赋”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确定性和无奈。最后,诗人的微笑和宽慰,透露出对年轻人的理解和支持,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