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歌示子侄

· 沈周
去之岁,来之年,一迎一送灯火边。迎新送旧大家事,觉与老者偏无缘。 黄鸡未号霜满天,一心百感惟愀然。小儿自喜时节至,催理靴服誇新鲜。 固知老者已异趣,青春似因儿女妍。青春悬老不多地,白发红颜俱眼前。 去之岁,来之年,譬如传马相络绎,又如车轮相回旋。 谁从个里饶不死,咽气苦苦脩神仙。我于所去已五十,其来百岁亦倘焉。 使我五十不为天,使我百岁不为延。尚有大而去者与来者,在我先后计万不计千。 其间豪杰梦幻耳,冥冥漠漠真堪怜。惟有青竹数行墨,待来追去各可传。 劝儿必读床头编,莫惜买读吾无钱。男儿所立须及早,老夫代尔耕春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愀然:qiǎo rán,形容忧愁或悲伤的样子。
  • :kuā,夸耀,炫耀。
  • 异趣:不同的兴趣或志趣。
  • :相差,距离。
  • 传马:传递文书的驿马。
  • 络绎:连续不断。
  • 回旋:旋转,循环。
  • 咽气:指死亡。
  • :xiū,修炼。
  • :tǎng,或许,可能。
  • :延长,延续。
  • 梦幻:像梦一样虚幻,不真实。
  • 冥冥:míng míng,昏暗,模糊不清。
  • 漠漠:mò mò,广阔而模糊。
  • 青竹:指书写用的竹简。
  • 床头编:床头的书,指重要的书籍。

翻译

去年过去,今年到来,每一次的交替都在灯火旁。迎新送旧是大家的事,却觉得与老人无缘。 黄鸡还未啼叫,霜满天,心中百感交集,感到悲伤。小孩自喜时节的到来,急忙整理靴子和衣服,炫耀新鲜。 本来就知道老人与年轻人的兴趣不同,青春似乎只因为儿女而美丽。青春与老年相差不远,白发和红颜都在眼前。 去年过去,今年到来,就像传递文书的驿马连续不断,又如车轮循环旋转。 谁能在这个过程中逃避死亡,苦苦修炼成仙。我已经过了五十岁,到百岁也或许不远。 如果我五十岁不算老,百岁也不算延长。还有更大的过去和未来,在我之前和之后计算的是万而不是千。 其中的豪杰不过是梦幻,模糊不清,真可怜。只有几行青竹上的墨迹,等待来追去,各自可传。 劝告儿子一定要读床头的书,不要可惜买书我没钱。男子汉要及早立志,老夫代你耕种春天的田地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岁月的更迭和人生的变迁,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。诗中,“去之岁,来之年”反复出现,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人生的无常。作者通过对比老人与年轻人的生活态度,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时间的不同感受。最后,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代,要珍惜时间,及早立志,体现了深厚的父爱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佳作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