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兴

· 沈周
世路多屈曲,拙夫从直行。 勉欲就此轨,未忍枉平生。 不如且裹足,静坐群虑清。 莫顾蛮与触,了不知纷争。 莫辩夔与蚿,多少亦自平。 持杯洗浮云,太虚极高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屈曲:曲折,弯曲。
  • 拙夫:笨拙的人,这里指作者自己。
  • :道路,这里指人生的道路。
  • :浪费,虚度。
  • 裹足:停止不前,这里指静坐。
  • 蛮与触:蛮,指野蛮;触,指冲突。这里比喻世间的纷争。
  • 夔与蚿:夔,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脚兽;蚿,一种多足虫。这里比喻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观点。
  • 太虚:天空,宇宙。
  • 高明:高远明亮。

翻译

世间的道路总是曲折多变,我这个笨拙的人却选择直行。 我想要坚持这样的道路,不愿为了它而浪费我的一生。 不如就停下来静坐,让所有的忧虑都变得清晰。 不要去理会那些野蛮和冲突,完全不知道它们的纷争。 也不必去分辨夔和蚿,它们各自有多少,也自有它们的平衡。 举起酒杯,洗去心中的浮云,仰望那高远明亮的宇宙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漠态度,以及对于简单直行生活方式的向往。诗中,“世路多屈曲”与“拙夫从直行”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作者不随波逐流,坚持自我原则的决心。通过“静坐群虑清”和“持杯洗浮云”等意象,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,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状态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高洁的情怀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