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刘龙洲墓
龙洲先生非腐儒,胸中义气存壮图。重华请过补缺典,一疏抗天肝胆粗。
中原丧失国破碎,终日愤懑夜起呼。往筹恢复诣公衮,论矛听盾事大殊。
芒鞋破袜世途涩,蒯缑短剑秋风孤。登高聊且赋感慨,江山故在英雄无。
权门欲招脚版硬,顾逐诗朋兼酒徒。寻常一饮空百壶,卖文赎劵黄公垆。
酒豪欲便蹈东海,故人留昆亦须臾。玉山固是埋玉地,岁惟三百骨已枯。
三朝封树载起废,人重风节非人驱。呜呼人重风节非人驱,龙洲龙洲真丈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重华:指虞舜,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。
- 补缺典:补充缺失的典礼或法规。
- 肝胆粗:形容胆量大,敢于直言。
- 愤懑:心中郁闷不平。
- 诣公衮:前往朝廷,公衮指朝廷。
- 论矛听盾:比喻言论尖锐,听者难以接受。
- 芒鞋:草鞋。
- 蒯缑:蒯草编的绳子,缑指剑柄。
- 卖文赎劵:通过卖文来赎回抵押的物品。
- 黄公垆:古代酒店名。
- 玉山:比喻人的品德高尚。
- 封树:指墓地的树木被封存,象征尊贵。
- 起废:恢复废止的事物。
翻译
龙洲先生绝非迂腐的学者,他的胸中充满了正义和壮志。他曾请求虞舜补充缺失的典礼,一封奏疏直抒胸臆,胆量非凡。
中原地区失陷,国家破碎,他终日愤懑不平,夜晚起身呼喊。他前往朝廷筹划恢复国土,但他的尖锐言论与朝廷的保守态度大相径庭。
他穿着破旧的草鞋,手持蒯草编的剑柄,孤独地走在秋风中。他登高远望,感慨万千,江山依旧,但英雄已无。
权贵们想要招揽他,但他坚硬的脚板不愿屈服,宁愿与诗友和酒徒为伴。他常常一饮而尽百壶酒,通过卖文来赎回抵押的物品。
他豪情万丈,想要东渡大海,但故人挽留他,哪怕只是短暂的时光。他虽埋骨于玉山之地,但岁月已过三百,骨已枯朽。
三朝以来,他的墓地树木被封存,人们重视他的风节,这并非人为驱使。啊,人们重视风节并非人为驱使,龙洲先生真是大丈夫。
赏析
这首作品赞颂了龙洲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。诗中通过对比龙洲先生的壮志与朝廷的保守,突出了他的孤独与不屈。他的生活虽然简朴,但他的精神世界却丰富而坚定。诗的结尾强调了人们对他的风节的尊重,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龙洲先生不凡的人格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