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崚嶒 (léng céng):形容山石高耸、险峻。
- 晴霄 (qíng xiāo):晴朗的天空。
- 地轴 (dì zhóu):比喻地球的轴线,这里指大地。
- 天杓 (tiān biāo):古代星名,即北斗七星的柄,这里泛指天体。
- 断猿 (duàn yuán):指孤猿,因其哀鸣而断人心肠。
翻译
高耸险峻的奇石直插晴朗的天空,大海的风云压在暮色中的潮水上。 海浪翻覆,仿佛惊动了大地的轴心,战阵连绵,似乎撼动了天体的运行。 人已逝去,故国的山河依旧,碑文被荒草苔藓覆盖,世代已远。 无法平复的哀思无法召唤,孤猿在啼叫的地方,草木萧萧。
赏析
这首作品以崚嶒的奇石和风云变幻的大海为背景,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又悲凉的画面。诗中,“涛覆星辰惊地轴,阵连鱼鸟撼天杓”运用夸张手法,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拒。后两句则通过“人亡故国山河在”和“碑隐荒苔世代遥”的对比,抒发了对故国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。结尾的“断猿啼处草萧萧”更是以孤猿的哀鸣,加深了全诗的哀愁氛围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历史和故国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。
李之世
李之世,字长度,号鹤汀。新会东亭人。以麟子。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(一六〇六)举人。晚年始就琼山教谕,迁池州府推官。未几移疾罢归。著作极多,有《圭山副藏》、《剩山水房漫稿》、及《北游》、《南归》、《雪航》、《家园》、《泡庵》、《朱崖》、《息庵》、《水竹洞》、《不住庵》诸集。传世者有《鹤汀集》十卷,其中诗集七卷、文集二卷,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《凫渚集》。原刻《朱厓集》,一集《浮槎草》,二集《可庐草》,三集《歇园草》,四集《和苏草》,五集《韵语》,今已不传,惟附见于《鹤汀集》之中。《鹤汀集》前有李本宁《圭山副藏叙》、韩上桂《北游草叙》二文,可供参考。康熙《新会县志·艺文下》录其诗三十一首、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八首,《明诗纪事》六首。《鹤汀集》录有邑志小传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八一有传。
► 13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