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山行

· 孟郊
众䖟聚病马,流血不得行。 后路起夜色,前山闻虎声。 此时游子心,百尺风中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méng):古代对蚊子的称呼。
  • (jīng):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,这里比喻游子的心绪。

翻译

众多蚊子聚集在病马周围,使得它流血不止,无法前行。夜色降临,后路变得昏暗,而前方的山中传来虎的吼声。此时,游子的心如同百尺高空中飘扬的旗帜,在风中摇摆不定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夜晚行路时的孤独与恐惧。诗中通过“众䖟聚病马”和“前山闻虎声”两个生动的场景,形象地表达了游子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不安。最后一句“百尺风中旌”则巧妙地比喻了游子心绪的飘摇不定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充分展现了孟郊诗歌的独特魅力。

孟郊

孟郊

孟郊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 ► 5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