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上寄隐者

归舟不计程,江月屡亏盈。 霭霭沧波路,悠悠离别情。 蒹葭连水国,鼙鼓近梁城。 却忆沿江叟,汀洲春草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归舟:归途中的船只。
  • 不计程:不计算行程,意指漫无目的地漂流。
  • 江月:江面上的月亮。
  • 屡亏盈:多次由圆转缺,再由缺转圆,形容时间的流逝。
  • 霭霭:云雾密集的样子。
  • 沧波:青色的波浪。
  • 悠悠:遥远或长久的样子。
  • 离别情:离别的情感。
  • 蒹葭:芦苇。
  • 水国:水域众多的地方,多指江南水乡。
  • 鼙鼓:古代军中用的小鼓。
  • 梁城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,可能指靠近水边或战乱之地。
  • 沿江叟:沿江边的老者。
  • 汀洲:水中的小洲。

翻译

归途中的船只漫无目的地漂流,不计算行程,江面上的月亮多次由圆转缺,再由缺转圆。云雾密集的青色波浪之路,伴随着遥远的离别情感。芦苇连绵不断,覆盖了水域众多的地方,军中的小鼓声近在梁城。此时,我想起了沿江边的老者,水中的小洲上春草正在生长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舟的画面,通过“归舟不计程”和“江月屡亏盈”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感慨。诗中“霭霭沧波路,悠悠离别情”进一步以景抒情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。后两句通过对“蒹葭”、“鼙鼓”和“沿江叟”的描写,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战乱的对比,以及对往昔的怀念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细腻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
武元衡

武元衡,唐代诗人、政治家,字伯苍。缑氏(今河南偃师东南)人。武则天曾侄孙。建中四年,登进士第,累辟使府,至监察御史,后改华原县令。德宗知其才,召授比部员外郎。岁内,三迁至右司郎中,寻擢御史中丞。顺宗立,罢为右庶子。宪宗即位,复前官,进户部侍郎。元和二年,拜门下侍郎平章事,寻出为剑南节度使。元和八年,征还秉政,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。赠司徒,谥忠愍。《临淮集》十卷,今编诗二卷。 ► 19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