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

昏旦倦兴寝,端忧力尚微。 廉颇不觉老,蘧瑗始知非。 授钺虚三顾,持衡旷万机。 空馀蝴蝶梦,迢遰故山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昏旦:黄昏和清晨。
  • 倦兴:疲倦而兴致不高。
  • 端忧:深忧。
  • 力尚微:力量还很小。
  • 廉颇:战国时期赵国名将,此处用以自比,表示不觉得自己老。
  • 蘧瑗:春秋时期卫国大夫,以知过能改著称,此处用以自比,表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  • 授钺:古代君王授予将领兵权的仪式,此处指被授予重任。
  • 虚三顾:指三次被重用而不成功。
  • 持衡:保持平衡,此处指处理政务。
  • 旷万机:耽误了许多事务。
  • 蝴蝶梦:比喻虚幻的梦境,出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。
  • 迢遰:遥远。
  • 故山:故乡的山。

翻译

黄昏和清晨都感到疲倦,兴致不高,深感忧虑,力量似乎还很微弱。 我并不觉得自己像廉颇那样老,却像蘧瑗一样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。 虽然被授予重任,但三次尝试都未能成功,处理政务也耽误了许多事务。 只剩下虚幻的蝴蝶梦,遥望着故乡的山归去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武元衡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对故乡的思念。诗中,“廉颇不觉老,蘧瑗始知非”巧妙地运用典故,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感慨,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。后两句“授钺虚三顾,持衡旷万机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政治上的挫折和无奈。最后,“空馀蝴蝶梦,迢遰故山归”以梦境和故乡的遥远作为结尾,增添了诗的哀愁和深远的意境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武元衡

武元衡,唐代诗人、政治家,字伯苍。缑氏(今河南偃师东南)人。武则天曾侄孙。建中四年,登进士第,累辟使府,至监察御史,后改华原县令。德宗知其才,召授比部员外郎。岁内,三迁至右司郎中,寻擢御史中丞。顺宗立,罢为右庶子。宪宗即位,复前官,进户部侍郎。元和二年,拜门下侍郎平章事,寻出为剑南节度使。元和八年,征还秉政,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。赠司徒,谥忠愍。《临淮集》十卷,今编诗二卷。 ► 198篇诗文